土地作“黑板” 药材当“教材”

新闻探索 2025-09-14 17:25:13 97784

本报通讯员 张丹

在绥德县四十里铺镇的黑板物流园区,一栋砖红色的土地二层小楼静静矗立着。外墙上,作药云龙风虎网“陕西绥德黄芪科技小院”的材当字样格外醒目。烈日当空,教材一群年轻人挽着裤腿,黑板在导师的土地带领下,来到不远处的作药黄芪药材科技示范种植基地。

他们是材当云龙风虎网来自榆林学院的师生。

夏季是教材黄芪的关键生长期。7月28日下午,黑板科技小院的土地首席专家、榆林学院教授贺学林和学生在黄芪种植基地进行病虫害调查、作药除草、材当取样分析等工作。教材

“做试验、示范来不得一点马虎,要在种植与管护的过程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创新。”贺学林告诉学生。

2022年,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榆林学院与绥德县强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立陕西绥德黄芪科技小院。作为榆林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绥德县强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黄芪种植、加工、营销于一体的黄芪全产业链企业。

科技小院能做什么?

“带领研究生学习与实践、给黄芪种植户传授技术、促进企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贺学林说。

3年来,陕西绥德黄芪科技小院在绥德县持续开展黄芪种植技术创新、黄芪仿野生栽培技术优化与推广,10多名专家教授、研究生在此扎根。

“陕北黄芪多为山地黄芪。我们通过优化选地、耕作、田间管理等仿野生种植技术,创新冬播、平栽等技术,助推产业发展。”贺学林介绍,为了将这些技术推广出去,他们通过室内培训与实地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走村串户式培训相结合等方式,开设了黄芪栽培技术、鲜切技术等培训班,受益农民超过600人次。

“以前,种植黄芪不看季节、天气与土壤。通过参加培训,我懂得黄芪要在伏天且土壤湿度大时播种;仿野生种植需要选择无工业污染的山区,采用人工沟播法,沟深要达到3厘米到4厘米;播种时要有充分的雨水供给,种子的覆土厚度大约在2厘米,这样才能有较高的出苗率。”谈起种植技术,绥德县石家湾镇范石畔村黄芪仿野生种植户苏文婷说得头头是道。

经过科技小院的黄芪技术培训,很多农户像苏文婷一样,从以前传统的种植户,成长为有技术的新农人。

如今,绥德县黄芪种植总面积超3万亩,亩产量比之前提高了15%,全县黄芪年产量600多吨。


(责任编辑:梁木)

本文地址:http://meizhou.fluid.org.cn/html/835c10799057.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陕西:气象助力,当好秦岭生态卫士

砂岩型铀矿找矿有了新“钥匙”

当人工智能牵手江南古镇——湖州南浔加快推动AI产业发展

我国对战略矿产走私出口始终保持严查严打高压态势

17部门联合开展三年专项行动加强鸟类保护

友情链接